http://www.udn.com/2007/3/8/NEWS/READING/X5/3751543.shtml

當代小說特區》蘋果

【聯合報/李家同】 2007.03.08 03:44 am



圖/曹俊彥

張爺爺是我們全家的最愛,他是我同事老張的爸爸。我們之所以喜歡張爺爺,是因為他住在鄉下,而且有一個很大的園子,小孩子喜歡去,可以在那個大園子裡玩。

張爺爺的園子裡有一棵好大的蘋果樹,每年蘋果樹會開花,在一個大園子裡看一株開滿白花的大樹,誰都會喜歡。因此老張在每年蘋果樹開花的時候,會邀請我們全家去賞花。當然囉!等到蘋果成熟時,老張會再找我們去一次。張爺爺的蘋果是不賣的,我們要多少,就拿多少。每次去了回來,辦公室的人都可以拿到好多美味的蘋果。

上一次蘋果成熟季,我們又去張爺爺的家了。大人在採蘋果,小孩子互相追逐,瘋成一團,張爺爺坐在園子裡的一張椅子上,看著我們,顯得很高興。老張的小兒子那個時候很喜歡打壘球,他拿了一顆大蘋果,忽然將蘋果想成了壘球,好大聲地叫了一聲:「爺爺,看球!」然後將蘋果向張爺爺丟了過去。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動作,任何一個小男孩都會向他爺爺做的動作,沒想到,張爺爺忽然臉色大變,一副驚慌失措的表情。他好像很想躲避那顆蘋果,但他老了,動作已不敏捷,躲也躲不掉,竟然昏了過去。

張爺爺很快就醒了過來,他一再安慰那闖禍的孫子,這個頑童看到爺爺昏了過去,嚇得大哭。張爺爺看到大家慌作一團,感到很不好意思,張奶奶倒了一杯熱茶給他,他叫大家坐下來,聽他講故事。

張爺爺說他是農家出身,抗戰勝利後,國民政府又開始了剿匪的戰爭,需要很多兵力。張爺爺就是在田裡做工的時候,被路過的軍人抓去當兵的。沒有多久,他的部隊打敗了,他搖身一變,變成了人民解放軍。他發現人民解放軍待遇不錯,而且也不打仗了,反而日子很好過。

沒有想到的是,韓戰爆發了,整個大陸忽然多了一個口號叫作「抗美援朝」,抗美當然是指打倒美國帝國主義,援朝是指援助朝鮮。毛澤東要派兵進入韓國,但他不願以政府的名義派兵過去,於是一夜之間,張爺爺的部隊就變成了志願軍,越過邊境到了韓國。

進入韓國以前,張爺爺的部隊給了每位志願兵三天的乾糧,也警告他們要省著吃,不到餓得吃不消,絕對不要吃,暗示他們,志願部隊是沒有什麼補給的。張爺爺進入韓國,不到一周,乾糧就一點都不剩了,這些志願軍在田裡看到任何能吃的東西就吃,地瓜是大家吃得最多的,至於水,就喝河水。

有一天,張爺爺和幾位弟兄在一座村莊看到了一戶農舍,農舍裡只有一位中年農婦。他們比手劃腳地向她要點東西吃,那位農婦終於搞懂了,她領大家去一大片蘋果園,樹上全是蘋果,這些餓得發昏的志願兵大吃蘋果。這個消息傳開以後,蘋果樹上一粒蘋果都不剩了。

一直到現在,張爺爺都對那位婦人有說不完的內疚,他說她一定是靠那些蘋果維生的。現在大家吃光了她的蘋果,她怎麼辦呢?其實,他又想,只要她能在那場戰爭中活過來,大概就可以繼續活下去。問題是:這位心地善良的救命恩人能活過這場慘烈的戰爭嗎?

張爺爺講到這裡,忽然問我們一個問題:你們有沒有在電影上看過阿兵哥吃東西的鏡頭?我們誰都看過外國的戰爭電影,習慣於那些勇士們如何的英勇,但的確沒有看過小兵吃飯。經過張爺爺的一番話,我忽然想起來,打起仗來,補給當然是送不到最前線的,看來,與其說「英勇」的士兵,還不如說「飢餓」的士兵,來得貼切。

也就是因為那些蘋果救了張爺爺一條命,他親自在他的園子裡種了那棵蘋果樹。

為什麼張爺爺怕那顆丟過來的蘋果呢?話說戰爭進行到最後,終於有一天,張爺爺的部隊和對方短兵相接。張爺爺有一個親如手足的弟兄,就在那最後一場戰鬥中,張爺爺忽然聽到一聲悽慘的叫聲,是他的好朋友叫的,張爺爺發現他血流滿面,而且顯然地,他的眼睛瞎掉了。當時砲火非常熾烈,張爺爺絲毫不能分身去救他。說時遲,那時快,一只手榴彈遠遠地向他們飛來,大家都看到了手榴彈的到來,唯有他的好朋友沒有。他站著,其他人都已躲進了壕溝,結果可想而知。他的好朋友被炸成了好幾片,尤其可怕的是,他的一條手臂落到了張爺爺的身邊。

我們都聽懂了,對張爺爺而言,手榴彈當然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。他孫子丟過來的是一顆蘋果,可是這使張爺爺想起了手榴彈,難怪他昏倒了。

張爺爺告訴我們,他很快變成美軍俘虜。李承晚總統突然釋俘的舉止,使得張爺爺又變成了反共義士,來到台灣,因為他已受過傷,很快就退伍,做了一所小學的工友。結了婚,孩子也爭氣,只是有時免不了會回想起往事。前年,他和張奶奶回到東北去遊玩,曾經走到了中國大陸和北韓的交界處,可是無法進去。如果他能進去的話,很想進去看看那座蘋果園,更想向那位救命恩人表示謝意。

有一天,老張告訴我,他父親去世了,顯然是心臟病突發,可以說沒有經歷什麼痛苦。但老張有點納悶,為什麼身體一直很健朗的父親,會突然去世呢?

我問他張爺爺過世前在做什麼,他說他吃過了早餐,在一張沙發上看報。我問他去世的日子是哪一天,老張告訴了我。我和老張一起到附近的圖書館找當天的報紙來看。

我們找到答案了。張爺爺去世的那一天,所有報紙的頭條新聞都是同樣的:北韓試爆核彈。對於我們台灣絕大多數人而言,這則新聞並沒有太大的意義。可是對於張爺爺,他感覺到北韓可能要打仗了。如果戰爭發生,他知道北韓的那些善良的老百姓又要陷入水深火熱之中,張爺爺的心臟受不了這個大打擊的。

我和老張都沒有打過仗,我們總以為戰爭結束了,人們就可以走出戰爭的陰影。但是,張爺爺看來始終沒能甩掉韓戰陰影。沒有想到,他竟然仍是死於韓戰。

【2007/03/08 聯合報】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看到這篇文章
突然想到昨天在誠品看到的最近出版的...小說

德語課


在易北河的一座孤島上,少年西吉被關在感化院的單人囚室裡罰寫作文,題目是〈履行職責的歡樂〉。這個題目讓西吉回憶起父親(德國最北邊一個偏僻小農村的警察)盡忠職守、履行職責的一段往事。
二次大戰期間,他的父親受命監控一位世界知名畫家的言行,並禁止他作畫。儘管這位畫家是他們親近的好朋友、曾經救過他父親的性命,但他父親仍然選擇盡忠職守,甚至還要當時才十歲的西吉也幫忙監視畫家,但西吉同情這位畫家,主動把這些畫藏起來。戰後,對於畫家的禁令都解除了,但他父親仍堅持繼續監視畫家。
警察父親的偏執,使西吉得了恐懼症,而他偷藏畫作的行為,也終於被父親發現,把他當作難以管教的少年犯送進感化院。西吉在感化院中,不斷回憶起往事,作文越寫越多,甚至不願跨出囚室。他希望能一直寫下去,繼續體會履行職責的快樂……
藍茨在書中鋪陳出一段宛如成長小說的心路歷程,審視瘋狂時代中被扭曲的人性、對立的父子關係,並分析批判了長久以來被視為德意志最高品質的「履行職責」思想。《德語課》是藍茨的成名作,名列世界50大小說,也是德國中學生的指定讀物、每本德國文學史認定必讀的經典。

導讀

職責與罪惡感的矛盾◎臺大外文系教授鄭芳雄

德國小說家齊格飛.藍茨(Siegfried Lenz, 1926-) 的代表作《德語課》(Deutschstunde),屬於德國「戰後文學」(或稱「廢墟文學」Trummerliteratur)的經典之作,一九六八年出版後就成為暢銷書,其文學寫實對納粹德國社會心態的刻畫與批判,一時造成轟動,在德國受到讀者青睞的程度,凌駕葛拉斯的《錫鼓》,它的知名度甚至直追托瑪斯.曼的《布登布魯克家族》,及作者本人所崇拜的海明威大作《老人與海》,儼然成為現代德國文學的新古典。

由於這本書具有宣揚道德勇氣的教育意涵:其主題闡揚以道德情感對抗虛偽的理性(即對上級的盲目服從),描寫畫家基於藝術的良心職責,杯葛泯滅人性的專制命令,唾棄警察非理性地執行暴力政權所賦予的職責。因此,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,這部小說經常被列為德國高級中學高年級的國文教材,影響所及,大幅提昇作者藍茨的文壇地位。

藍茨這位具有高度社會正義感和道德形象的作家,出身於東普魯士的馬祖里(Masuren,座落於現今的波蘭),政治意識型態與德、波混血的小說家葛拉斯一樣, 同屬於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化路線, 兩人都支持民社黨(SPD) 的德國政府於七十年代初所推行的「東進政策」(Ostpolitik),而兩人也都隨著德國代表團,同赴華沙,促成德波邊界協定。

當時的《德語課》一書已發表,藍茨在文壇的聲望甚高,其個性沉默忠厚,行事和寫作風格,與在政壇到處幫民社黨助講、到處批評得罪右派保守勢力的激進派作家葛拉斯迥然不同,前者的小說世界裡,也沒有後者小說人物的怪癖、誨淫誨色、怪異隱喻、辛辣諷刺的特性。《德語課》一書沒有像藍茨這樣一個傳統作家的風範是寫不出來的。「傳統」這個字眼在現代社會固然已遭貶抑,但經由藍茨的堅持,卻具有身處後納粹社會撥亂反正的正面意涵。尤其在六、七十年
代學運方熾,在舉國學生批判納粹右翼復活的社會背景下,傳統價值觀有待釐清。

小說敘述者西吉被要求申論的作文題:〈履行職責的歡樂〉,這個「職責」(Pflicht ,又譯「義務」)概念原溯自康德的道德自律的「絕對命令」(kategorischer Imperativ),古典詩人席勒將之擴充為道德情感「對職責的喜悅」(Neigung zur Pflicht) 之倫理觀。經由黑格爾「國家哲學」的引申,以及普魯士提倡奉公守法之軍紀,導致納粹軍國主義濫權,扭曲「職責」的概念,要求國民對國家命令絕對服從。小說作者藍茨反納粹之道而行,將「職責」歸復到傳統「道德職責」的
本義。

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兩位個性截然不同的角色,那就是畫家南森與故事裡第一人稱敘述者西吉的父親嚴斯,他們既是同鄉又是童年遊伴。已經成名的畫家南森,是位樂善好施、知恩圖報的人,他不但收養外鄉的孩子,也長年照顧當年對他有恩,而今落魄的畫家布斯貝克博士,甚至對嚴斯的子女也視如己出。嚴斯的大兒子在戰時自殘、從軍醫院逃出時,畫家幫助他藏匿,但後來當他落到親生父親嚴斯手中時,卻被冷酷無情地直接送回軍中。畫家與嚴斯小兒子西吉更像是一
對忘年之交。

嚴斯則是一個不講情面,只知服從上級命令之基層警察,他是德國最北端小鎮的警察哨哨長,出門執行勤務時一定先一絲不苟地打點身上所配戴的警察裝備。少年時期,南森曾經救起幾乎溺斃的嚴斯。可能就是因為這段往事,嚴斯總覺得在南森面前矮了一截,但他認為不能一輩子欠南森的恩情,「帳總有算清的時候。」而畫家在戰時無視管制燈火的指令,不聽從嚴斯的指揮,也讓「必須」執行法規的嚴斯恨得咬牙切齒。

戰時南森被禁止作畫,地方警察必須密切監視畫家的舉止,而嚴斯就是執行此職務的警員。當他要將南森的畫沒收時,南森脫口而出:「你想要﹃逮捕﹄這些作品嗎?」而嚴斯回答:「我無非是盡我的職責而已。」而嚴斯這種盲目地履行職責,南森的詮釋是「對自己別無指望」,而在西吉的眼裡是:「他從不忘記自己的任務,……無論在繽紛的春天,還是綿綿細雨中;無論在陰沉沉的星期日,還是在清晨或傍晚;無論在戰時,還是在和平時期,他總是在自行車上顛簸
,向自己命運的死胡同裡踩去。」

事實上,戰爭期間「柏林那些瘋子」需要外匯,南森被沒收之八百幅畫已賣到國外換取外匯,這些事實嚴斯也聽說了。但是戰後,不知是基於新仇舊恨,還是下意識地繼續執行任務,嚴斯將從前自南森處沒收的畫偷偷地運到海邊燒毀。當他燒畫時被小兒子西吉撞見,也使得西吉事後得了妄想症,看到某些南森的畫,就覺得畫中有火光,將被燒毀,「擔心圖畫被毀的恐懼」使他發生錯覺,認為必須將「受威脅的作品」偷走,移至到安全所在。南森的畫失竊,奉命要找竊
賊的也是地方警察嚴斯,於是視職責為天職的嚴斯又再度將另一個兒子攆出家門。

而偷畫的行為就是西吉被送到少年感化院的原因,有一天在感化院裡的德文課老師給了一個作文題目〈履行職責的歡樂〉,西吉回想他父親這一輩子就是在履行職責,頓時百感交集,不知從何下筆而交了白卷。事後自願在單獨禁閉室中花了數月的時間寫他的作文,寫下父親、畫家與他三人之間的故事。

作者在書中點出了納粹時期執法者心懷罪惡感,但又最喜歡掛在口中的藉口:「必須履行職責。」作者藉著沒收藝術家作品的荒謬行為,指出納粹政權的倒行逆施,身為警察的嚴斯為軍國主義蠱惑太深,泯滅人性(以及親情與友情),甚至在戰後仍執迷不悟,他的兒子西吉由於罪惡感得了幻覺症。作者想藉此打破德國人盲目履行職責的迷思。

這部小說人物雖然簡單,但是故事情節環環相扣,極為精采,皆出自於作者精心安排,所以藍茨花費了整整四年時間,才完成這部鉅著。從以上故事內容來看,作者把敘述故事的主角安置在感化院裡,讓他以寫作文的方式,回憶一九四三年的往事,描寫戰爭中德國邊陲之地的小警員如何假借「履行職責」,淪為納粹的幫凶的過程。警員嚴斯之類的人物,不過是納粹時代其中一個小小的例證。以主角被罰寫作文作為引子,再將全篇故事鋪陳出來,此一杜撰情節是這部小說
的神來之筆。

綜觀德國的「戰後小說」,十之八九建立在回憶倒敘的框架上。譬如葛拉斯就是藉由《錫鼓》中的奧斯卡從療養院回憶過去的身世,才能「打開話匣」的
;他的《蟹行》(Krebsgang, 2003) 和《剝洋蔥》(Beim Hauten der Zwiefel, 2006),也都遵行回顧歷史、逆時針的倒敘手法。即或是英國女作家瑞秋‧賽佛(Rachel Seiffert) 於二○○ 一年發表的戰後小說《暗房》(The Dark Room),也運用同一回憶、倒敘的技巧。而藍茨的《德語課》的小說形式則屬此一技巧的最佳運用。就文字敘述的可讀性和描寫的細膩度而言,這部小說較之葛拉斯小說那種跳躍式的敘述和刁鑽的隱喻,讀來更令人爽目。

《德語課》的道德形象反映作者平實而謙卑的為人及寫作態度,他的真誠,即使嚴苛的著名批評家M. Reich-Ranicki 也不得不給予高度肯定:「他從未背著讀者寫作。」因為他對讀者的真誠態度,使得他所寫的書擁有廣大的忠實讀者群;因為他生性緘默,故不造口業。他是「四七社」(德國文學社團)的成員,也是「四七社」的常客,但不參與批評,他只要以文會友,不願樹敵,因此,左右兩派、藍綠雙方都是他的朋友和讀者。根據統計,他全部小說作品,總共銷售量高達兩千五百萬冊,連享有諾貝爾光環的波爾和葛拉斯都望其項背。一九七二年《德語課》拍成電視劇,使得這部小說流傳更廣,迄今已發行二十五版,其暢銷魅力一直未減。

一九九六年藍茨七十歲誕辰,筆者和他曾有一面之緣,當時他到慕尼黑領取冉袍爾(Jean Paul) 文學獎。我剛好在慕尼黑大學作客一年,慕尼黑大學德國文學研究所教授Karl Stocker 邀請我一同參與盛會。會中藍茨先聆聽文學界Dieter Borchmeyer 教授(筆者就讀慕尼黑大學時的同門師兄)對他充滿學術味的頌詞,之後在面對臺下教授學者時,他謙虛表示自己對理論不很懂,並語帶諷刺地幽了一默:「不會寫作的人,才搞文學理論。」在演講後的雞尾酒會中,我不忘和這位滿臉敦厚的作家聊了幾句,特地向他表示,遠在臺灣的德文學界也在研讀他的《德語課》,不過因為還沒有翻譯,他這麼一部現代文學經典仍走不出學界的象牙塔,實在可惜。臺灣社會大眾曾經歷白色恐怖的專制統治,更需要此書所闡述的道德勇氣和文藝自由創作的精神,以期自省自察。如今,這本翻譯出版,滿足了臺灣學界多年的期待,實值得推薦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夢幻范特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