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醫之道,做人之道─Joseph E. Murray:199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
  Joseph E. Murray醫師,在1919年4月1日出生於美國麻州,由於在人類器官移植技術方面的突出成就,榮獲199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。
  一個人的成就其實可以從小時候的教育就可以觀察的出來,Murray的父母雖然都是出身於下層社會的普通家庭,但都接受過高等教育訓練,在加上家庭醫師制度的關係,小時候體弱多病的Murray除了父母以外,最熟的就是家庭醫師,每每生病的時候,在家庭醫師的悉心照顧之下,除了精湛的醫術外,淵博的知識、對病人關切的表情、和藹的態度…等,使得小Murray從小就認定「醫師」是一個既高尚又充滿樂趣的職業。因此他從小就堅定信念,要學好知識,長大之後當一名醫師,為千千萬萬受病痛折磨的人服務。
  至於促使他研究器官移植技術的動機,主要出自於他對病人強烈的同情心,以及對事業的高度責任心,當時在陸軍綜合醫院當整形外科醫師,所接的病患大都是被砲彈炸傷、燒傷的軍人,這提供了Murray大量皮膚自體移植、異體移植的實踐機會,也是他會得到諾貝爾獎的一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,他發現到自體移植的皮膚總是可以存活的比較好,但是異體移植的皮膚卻常常遭到排斥而死亡,而人體的皮膚組織到底有什麼機制可以分辨這個差別呢?這本來是整形外科醫師絕對不會注意到的課題;在大量的研究之下,又發現了如果親緣越近,所移植的皮膚脫落的情況會越少,因此他就大膽的推斷,既然皮膚有這個機制,那麼身體的其他器官的移植一定也跟皮膚移植一樣,在這個的假設之下,便決心把這個課題當作他自己今後的研究的方向。
  最後,在運用了破壞、抑制免疫系統的方式,終於成功了異體移植的案例,轟動了全世界,因此人體器官移植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。縱觀Murray的一生,可以發現小時候家長的影響、以及教育對他日後的成就有很大的幫助,當然很重要的是他在病人旁邊看到病人的痛楚,使他身同感受,集中精力研究移植相關課題,以期能讓病人不再為移植而痛苦,由於Murray的成功,因此成千上萬的人透過器官移植而挽救了生命、獲得新生。
  在1990領諾貝爾醫學獎的時候,他自己提到,如果來生還有機會選擇職業,他最希望的仍然是當一名外科醫生兼科學家,以便能為更多人服務。有此可見他實踐了自己童年的理想,而且毫不後悔地選擇了醫生這條路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夢幻范特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